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的操作要求
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是1961年由Lovelock发明。ECD检测器测量的是气相色谱仪流出物的电导率,流出物被暴露在放射性核素下进行电离辐射。这是一种选择性检测器,对能“捕获电子”的化合物有响应,尤其是卤代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是镍63能够释放出β粒子(低能量电子)。63Ni放射源被认为是比3H(氚)放射源(220℃)较好的放射源,因为63Ni放射源可以在较高温度(400℃)下操作,本身没有放射性,因此产生的线性响应更小。
ECD检测器对使用的载气必须要求纯净且干燥。氧气和水都是带负电的,即使载气或补充气中存在微量的氧气或水分,也可能会导致基线噪音。当ECD检测器用在毛细管色谱柱,通常需要补充气,在这种情况下,用比较便宜的高纯氮气作补充气,较昂贵的氦气作载气。建议在操作ECD检测器时,任何时候都要使用高纯气体。ECD检测器需要随时保持清洁干净,这就意味着在样品制备阶段要非常谨慎。ECD检测器受污染所获得的色谱峰形状不规则。
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的缺点是必须要使用放射源,需要有操作许可或者至少定期对放射源进行检测。电子俘获检测器的灵敏度可以改变,主要取决于分析物分子的电子亲和能的大小。高电子亲和能的化合物,如卤代化合物,Z低检测能力可到皮克级,并且由于其较高的选择性从而使色谱图更加简单。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有限的,虽然检测器在脉冲模式下操作能扩展Z小检测能力,进而扩展动态范围。典型的镍放射源的范围为×50。至关重要的是,任何分析物的多点校准曲线必须包括所有预期的样品浓度范围。检测器的维护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洗,考虑到有放射性源,就需要仪器制造商进行操作。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