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分析中样品吸附的改善:色谱柱的预处理
SEC分析中样品吸附的改善:色谱柱的预处理
Wyeth BioPharma公司在一项方法优化与研究中发现,在对从细胞培养原料中经多步正交纯化得到的表观分子量为140 kDa的蛋白质的各组分进行SEC分析时,使用BSA(牛血清白蛋白)对色谱柱进行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重现性和回收率。
Wyeth BioPharma在三步细胞培养纯化的每个阶段都会采用SEC分析,以确定目标蛋白中高分子量物质的纯度和回收率。细胞培养物通过蛋白A亲和层析以及后续的精制步骤进行纯化。在蛋白A洗脱后片段的SEC分析中,高分子量物质区域的洗脱峰回收率和重现性差异很大,这表明样品可能吸附在填料上。为了减少这种差异,实施了用BSA进行预处理的实验方案。
分析条件
色谱柱: TSKgel G3000SWXL(7.8 mmI.D.×30 cm, 5 μm)
流动相: 磷酸盐缓冲液(pH 6.5)
样 品: 进样量50 μL,进液50 μg
检 测: UV@280 nm
进样量: 10 µL
结果与讨论
如图1所示,蛋白A纯化样品在高分子量区域的回收率(%HMW)仅为1.1%。在向色谱柱中注入10份、每份20 μL、浓度为5 mg/mL的BSA后,回收率提高到了3.5%。在未进行BSA处理的情况下,从以往的数据来看,使用新色谱柱时的蛋白A纯化样品的%HMW值为1.0%~1.4%,而在进样多达60次后,该值会逐渐上升至3.5%~4.0%。有趣的是,这一结果仅在蛋白A纯化样品中表现明显。
图1 BSA处理前后的蛋白A样品的叠加图
表1 BSA处理前后的全部三种样品的回收率
样品 | 处理前 % HMW | 处理后 % HMW |
蛋白A纯化之后 | 1.1 | 3.4 |
精制层析步骤1之后 | 1.5 | 1.5 |
精制层析步骤2之后(最终产品) | 0.2 | 0.2 |
如表1所示,BSA预处理对从下游层析步骤中获得的样品没有影响。进一步的表征分析表明,与精制后的样品相比,蛋白A纯化样品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宿主细胞蛋白(HCP)。研究发现,这些HCP在SEC分析图谱的HMW区域被洗脱出来。此外,当对BSA处理后的蛋白A纯化样品进行SEC分析时,发现与BSA处理前对同一样品进行SEC分析时的结果相比,经BSA处理后的样品在HMW区域中的宿主细胞蛋白含量更高。这表明,样品与色谱柱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HCP上表现得最为普遍,而非目标分子的HMW物质。
研究结论
用BSA对SEC柱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二次相互作用并提高分析间结果的一致性。在这个特定的实验方案中,与下游纯化步骤(精制步骤1和步骤2)中HMW回收率未受影响的情况形成对比的是,蛋白A纯化组分在结果一致性方面有了显著改善,这为进一步表征蛋白A纯化样品中的高分子量组分提供了契机。这一表征工作得出的结论是,对从早期纯化步骤所得样品进行SEC分析的结果,可能会受到源自细胞培养环境的非产品相关杂质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Y. Kato et al; J. of Chromatrogr.404 (1987) 333-339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