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色谱网-企业动态列表-行业精英汇聚安捷伦气相高峰论坛 共探能源化工行业数智化转型前路

行业精英汇聚安捷伦气相高峰论坛 共探能源化工行业数智化转型前路

2025-01-13 10:17 来源: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2024 年 12 月 12 日,在能源化工产业升级和新材料、绿色智能实验室成为新兴热点的背景下,安捷伦科技在上海举办了气相色谱产品与应用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能源化工行业的用户和专家,全面展示气相色谱技术在制造、智能制造、应用研发和信息化场景的最新进展,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气相色谱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研发以及信息化场景的未来发展。

 

图片

图: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大中华区北区南区及渠道整机销售总经理杨亮

 

活动伊始,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大中华区北区南区及渠道整机销售总经理杨亮带来开场致辞,并进行关于“创新分析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杨亮指出,安捷伦在 2024 财年的营收达到了 65.1 亿美元,公司每年至少将营收的 7% 重新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力。

在谈及中国市场时,杨亮强调了中国在安捷伦全球业务中的重要性,中国区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 20% 左右。安捷伦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在能源化工行业,安捷伦一直致力于引领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包括跨学科技术的引入、高灵敏度检测器的应用、高效解决方案的推出等。通过创新分析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安捷伦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智能化和自动化,与行业专家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用户分享环节中,来自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李继文、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乙志静以及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陈方园三位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图片

图: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李继文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李继文带来题为“加氢技术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的演讲报告,详细介绍了加氢技术在提高色谱分析灵敏度和检测微量氧化物含量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石化行业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测是一个重要但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热导检测器(TCD)的灵敏度较低,而通过甲烷转化加氢技术,可以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利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能显著提高灵敏度至 ppm 级别甚至 ppb 级,高活性的催化剂可以实现 ppm 级至 100% 含量的二氧化碳的完全转化,这将为微量至高含量的二氧化碳分析带来极大便利。

李继文强调了加氢技术在石化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国家标准方法中的加氢技术应用,以及在乙烯、丙烯等产品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他提到,加氢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还能解决分离和检测问题。

李继文还分享了在铂加氢催化剂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加氢催化剂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降低检测限、提升转化效率和反应温度的优化,更好地满足在线分析的要求。

图片

图: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乙志静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乙志静带来题为“万华质检新质生产力应用实践分享”的演讲报告,回顾了万华化学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万华化学的技术创新以及数字化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万华化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开发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在聚氨酯、石化、烯烃下游产品、精细化学品和电池行业等领域布局。

乙志静强调了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万华化学实验室的数智化转型正处于深化和拓展阶段,涉及多个数字化系统的集成,包括 LIMS、设备管理系统、试剂管理系统、培训管理平台、质量信息化系统等等。特别是在质检中心的管理和分析流程中,万华化学通过实施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提升了质检效率,优化了分析流程。她还详细介绍了质检中心的数字化应用,包括在线分析仪表的使用和质量预测系统(QPS)的实施,目前,质检在线分析取代率已达到 93%,QPS 项目开展已达 50 余项。通过数字化技术,万华化学能够实现从传统分析到自动化分析的转变,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分析准确性。此外,质检中心还引入了无人采样车,简化了样品转运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乙志静也强调,实现整体石化行业实验室的安全、绿色、高效运行,十分重要。通过数智化转型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其着力点包括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验室设备智能化升级部署,强化数据集成共享、分析、加工,以及完善网络化体系,实现各设备及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图片

图: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陈方园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陈方园带来题为“信息化管理在煤化工应用情况简介”的演讲报告。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围绕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现代能源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致力于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提供高端化工产品,做优做强做大聚烯烃产业。

陈方园介绍了公司在碳氢互补方面的技术创新,通过综合利用煤、天然气和渣油资源,公司提高了能源转化率,并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公司获得了“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殊荣。

在实验室信息化应用方面,陈方园分享了公司通过 LIMS 和 CDS 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在化验室的暴露时间,并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他提到,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公司能够远程调取数据,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审计的可追溯性,满足 CNAS 电子化认可准则的要求。

最后,陈方园展望了公司未来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方面的发展方向,包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他强调,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化工生产体系。

 

论坛上,安捷伦大中华区气相色谱应用团队经理吴建涛,安捷伦大中华区渠道销售业务经理李晓华,以及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信息系统产品经理郭亮也分别带来了主题报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安捷伦报告

 

圆桌讨论:能源化工行业气相色谱未来趋势

图片

图:圆桌讨论现场

本次高峰论坛上,安捷伦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三位行业专家和安捷伦的应用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就气相色谱技术在能源化工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谈及“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时,李继文强调了“高灵敏度检测”和“快速高效”这两个词。他指出,随着石油化工分析要求的提升,对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快速高效的分析技术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乙志静则提到“智能高效”和“融合”作为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在线色谱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占比,以及在线分析与实验室分析融合的重要性。陈方园则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希望气相色谱能操作更加简单,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

图片

图:安捷伦大中华区气相色谱及能源化工行业高级技术专家 管振喜博士

针对能源化工行业分析标准的话题,李继文分享了在标准方法制修订上的计划,并且展望了能源化工行业分析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安捷伦大中华区气相色谱及能源化工行业高级技术专家管振喜博士也提到:“安捷伦一直以来与制标单位有非常紧密地合作。比如在国际上参与了多项ASTM等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国内,多年来与不同的标准制定单位合作,深度参与了数十项国标、行标、团标的制定。基于安捷伦仪器的稳定可靠和方案的成熟性,为标准制定提供了良好重现性的数据,得到广泛认可。安捷伦会一如既往,继续参与能源化工行业分析标准的制修订,促进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赋能。”

在讨论中,三位专家们也提到了气相色谱技术在能源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李继文提到,安捷伦提供的解决方案和仪器质量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建议安捷伦可以更加开放地集成新的检测技术,如低温等离子体检测器等,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乙志静分享了万华化学与安捷伦合作的案例,对安捷伦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表示认可,并期待未来在自动化项目上有更广泛的合作。陈方园则提出了对安捷伦设备维护和配件供应方面的建议,希望能有更快速的响应机制。

针对客户的期望,安捷伦也将一如既往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灵活敏捷,加速创新”的理念,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专家深入探讨、合作学习。

图片

图:安捷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斌

论坛下午,安捷伦邀请与会者参观安捷伦上海智能工厂,包括生产线、EMC 实验室、实验室生产力创新中心、解决方案中心实验室及亚太技术培训中心实验室等。安捷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斌对上海工厂做了整体介绍。

参观过程中,安捷伦展示出最新最先进的产线运作以及其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现场与会者们对安捷伦的气相色谱仪的生产线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出疑问。在场的技术专家们耐心解答,为与会者提供了详尽的解释和深入的技术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参观照片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智慧化和绿色化实验室已成为分析检测行业的新兴热点,安捷伦的气相色谱技术和应用也将不断创新迭代,满足更多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此次高峰论坛的圆满召开,不仅展示了安捷伦在气相色谱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推动能源化工行业的高端化、精细化和绿色化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与会者合影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