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又又又有新国标啦!-食品中氟的测定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可预防龋齿,强化骨骼。但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氟斑牙(牙齿变黄、缺损)、氟骨症(骨骼硬化、关节疼痛),严重时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和肾脏。食品中的氟可能来自水源、土壤污染或工业加工(如含氟添加剂)等。通过科学检测食品和饮用水中的氟含量,合理控制人体摄入量,才能其益处并规避风险。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氟试剂比色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IC)等。离子色谱法凭借其高灵敏度与准确度、强抗干扰能力以及高自动化程度的特点,已成为氟测定的主流方法 。2025年3月16日发布的《GB 5009.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氟的测定》,将于2025年9月16日起实施,新标准将取代《GB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 新的标准中增加了离子色谱方法,并将其列为第一法,删除了原标准中的扩散-氟试剂比色法和灰化蒸馏氟试剂比色法。
赛默飞离子色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稳定性和灵活适配性著称,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赛默飞离子色谱仪产品家族
采用符合国标要求的Dionex IonPac AS15色谱柱。该色谱柱容量高,分离能力强,能够很好地耐受复杂样品基体。同时配合“只加水”的在线电解淋洗液发生器,提高检测准确度与重复性。无需手动配制淋洗液,消除手工配制淋洗液的精度误差,淋洗液无污染,可满足GB 5009.18-2025中梯度方法要求。
新国标第一法中,试样中的氟经碱固定,高温灰化后,转化为盐的形式,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氢氧化钾饱和溶液,电炉加热至碳化后,移入马弗炉中高温灰化,冷却后加入水溶解转移过滤,经净化柱处理中和碱液后进样分析。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氟分离图谱
针对国标中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赛默飞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燃烧离子色谱(CIC)。样品无需碱液处理,直接经高温裂解,卤素转化为卤化氢气体,被吸收液捕获后自动注入离子色谱进行分析。该方案结合了燃烧炉的自动化特性和离子色谱的高灵敏度,实现操作过程的连续自动化。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基体(固态、液态、半固态)样品的分析,对卤素的检测分析具有燃烧、检测分析速度快、回收率高的优点。
食以安为先,预防监测是关键
赛默飞离子色谱以其高灵敏度、分离性能以及为核心优势,搭载高容量色谱柱与“只加水”智能技术,全面覆盖国标、行标及地标要求,并且提供前处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的全流程方案,助力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制造企业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快速锁定食品中氟的测定,为您的食品安全筑牢技术防线!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