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带 UV 和 MS 检测的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仪建立中药制剂的可靠质控方法
摘要 本应用报告报导了采用带紫外-可见和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的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仪, 建立分析各种中药(TCM)及中药制剂的可靠质控方法。比较了不同中药的 UV 和 MS 检测的色谱图,并通过结合 UV 与 MS 图谱鉴定目标化合物。
前言 中国有着长期使用中药和中药制剂的历 史,对其疗效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 一直以来质量控制却只是基于中草药的 外观。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中 药中含有成百上千种化合物,其浓度范 围差异很大。而且,不同生长地域、不 同采收时节,以及不同炮制和加工工艺, 都会影响中草药的组分。因此,控制中 药中化合物的质量挑战。由于特定 组分的中药制剂常常包含多种中药,所 以,现在只检测中药制剂中 1 种或 2 种 成分的方法已不足以控制其质量。例如, 芪参益气滴丸,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就包含以下四种中药成分: • 黄芪(Astragali) • 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 三七(Notoginseng) • 降香(Lignum dalbergine ordoriferae) 本研究以芪参益气滴丸为样品,用带紫 外-可见和质谱检测的高分离度快速液相 色谱(RRLC),建立了一种对中药进行 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本研究主要目的是 建立一种可靠的方法,检测在加热或混 合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潜在目标化合物
实验部分 仪器 • Agilent 1200 系列高分离度快速液相 色谱系统,包含带真空脱气机的 SL 型 二元泵、SL 型柱温箱和配置微量流通 池(2 µL 体积,3 mm 光程)的 SL 型二 极管阵列检测器 • 配置 ESI 源的 Agilent 6140 四极杆质 谱系统 • 安捷伦化学工作站 B.02.01 SR1,用于 数据采集和处理 • Agilent ZORBAX SB-C18 RRHT 色谱 柱,3.0 x 50 mm,1.8 µm 粒径 标准品 丹酚酸 B、丹参酮 I、丹参酮 IIA、隐丹参 酮、丹参素、三七皂甙 R1 和黄芪甲苷均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NICPBP)。 人参皂甙 Rg1、人参皂甙 Rb1、3,4-二羟基苯甲酸、人参皂甙 Re 和 人 参 皂 甙 Rc 购 自 美 国 SigmaAldrich 公司
溶剂 乙腈购自美国 Fisher 公司,水经 Milli-Q 纯水系统制备。 样品和样品制备 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中间体 提取物和降香挥发油由中国 TASLY 制药 公司友情赠送。中药材购自当地中药店。 将滴丸、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溶解在 70%甲醇/水溶液中,超声处理 30 分钟, 用 0.22 µm 滤膜过滤。 RRLC 方法 • 流动相: A:0.1% 甲酸的水溶液 B:0.1% 甲酸的乙腈溶液 • 梯度:0 分钟,10% B;8 分钟,38% B;12 分钟,100% B;保持 3 分钟, 然后至 10% B • 流速:1.0 mL/min (被动分流器将进入 MS 的流速降低至 0.4 mL/min) • 柱温:45 °C • 检测波长:203 nm • 峰宽:0.5 s • 狭缝宽度:4 nm • 光谱:190-400 nm,步进 2 nm MS 方法 • 扫描:80-1400 (正/负) • 碎裂电压:70 (正/负) • 干燥气:12 L/min • 雾化器压力:50 psi • 干燥气温度:50 °C • 毛细管电压:3200 V (正/负)
结果与讨论 用安捷伦方法转换工具(可提供光盘,出 版号 5989-5130EN)将传统液相色谱方 法转为高分离度快速方法。 丹参、三七、黄芪和降香提取物的比较 图 1 显示,在 203 nm 下得到的丹参和三 七的色谱图与混合提取物不同。混合 和加热后,某些色谱峰消失,并出现了一 些新色谱峰。 这说明,在质控过程中对目标化合物进行 筛查是重要的一步,以确定该化合物在生 产过程中没有改变。大多数研究人员采用 203 nm 进行检测,因为主要活性成分是 在 203 nm 有弱吸收的皂甙。但在 203 nm 下出现的几个大峰可能都与质量控制无 关,而小峰则可能对活性成分的研究更为 重要。因此,需要用灵敏度更高的检测器 进行补充检测,以提供组分的更多信息。不同检测器和条件的比较 图 2 显示了 UV 和 MS 检测结果的差异。 质谱总离子流色谱图(TIC)中出现的峰更 多,因为某些组分没有 UV 吸收或吸收 很弱。采用 MS 检测增加了另一方面的 信息,并且提供了不同化合物的更多结 构信息。负极性模式给出了更完整的色 谱峰信息,可以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质控 鉴定。 芪参益气滴丸和不同提取物的比较 图 3 显示了从三种提取物和其它添加剂 中制备的丹参、三七、黄芪和降香提取物, 以及芪参益气滴丸的色谱图。标号的色谱 峰为该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扫描的目标化合 物。根据 UV 和 MS 数据,研究了不同色 谱峰,以确定这些化合物是否发生了改变。 表 1 列出了鉴定结果。
结论 本应用报告报导了采用 UV 和 MS 检测的 RRLC 方法,比目前药典的质量控制方法 更加可靠,因为该方法可以根据 UV 和 MS 检测器提供的信息追踪中药中几种成 分的质量。由于在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这些 组分可能发生改变,所以追踪这些组分非 常重要。用于质谱检测的 Agilent 6140 四 极杆质谱使用简便,并能与 Agilent 1200 系列 RRLC 系统和安捷伦化学工作站软件集成。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