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LC 分析防晒霜中的二苯甲酮及偶氮类 化合物
介绍 偶氮苯和二苯甲酮是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在 防晒霜中使用这两类物质是为了防止皮肤在太阳 光照射下产生问题,包括皮肤癌和皮肤过早老化。 但是它们不是太阳光引起皮肤问题的万能药物,因 为它们不能防止所有的紫外光,尤其随着暴露时间 的增加。但是防晒霜保护皮肤不受紫外光的伤害, 它的使用不是没有风险的。一些研究表明二苯甲酮 具有潜在的雌性激素干扰作用,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干扰甲状腺荷尔蒙的功能。再者,由 于它们减少了紫外光的暴晒时间,防晒剂可能引起人体维他命 D 的不足。因为维他命 D 是由 到达皮肤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体内合成的。 使用防晒剂引起了健康的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规则来限制它们的安全使用浓度。在美国,食 品药品管理局和化妆品管理协会(FDA&C Act)声明,市场上产品的组分在标签条件下能引 起伤害的为违法行为。因此化妆品公司开发有效的分析方法来监测各种类型防晒霜中的防晒 剂非常重要,以确保各物质的浓度处于安全水平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本应用文献利用表面多孔颗粒填料的色谱柱建立了一种同 时分析二苯甲酮及偶氮苯类化合物的 5 种防晒剂的分析方 法,并提供了方法条件和性能参数包括精密度、线性和准 确性。
通过分别准确移取一定量的固体纯物质于 10 mL 的容量瓶 中,加入适量稀释剂(70:30 甲醇:水)稀释,充分混匀 并超声 5 min,待冷却至室温,加入稀释剂定容至刻度,从 而制备得到 1 mg/mL 的各标准储备溶液。同样方法制备 1 mg/mL 的苯甲酸内标溶液。通过分别移取 1.0 mL 的各标 准储备溶液及 1.0 mL 的内标溶液于 10 mL 的容量瓶中, 稀释剂稀释,充分混匀制备得到工作标准。精密度试验通 过重复进 5 次工作标准来计算。线性测定浓度为 2.5 μ g/mL 至 100 μg/mL。准确度测定方法是:在烧瓶中加入 1 g 玉米油,移取 2.0 mL 的工作标准(用稀释剂稀释),最 终获得玉米油中各防晒剂的浓度为 20 μg/mL,或者 0.02 %,样品被充分混合,然后 5000 RPM 离心 10 min, 溶液经 0.2 μm 的尼龙膜过滤后,仪器分析。由于偶氮苯 有两种光学性能的单体组成,一个是顺式单体,另外一个 是反式单体,标准溶液放置于光照射下过夜,以使不稳定 的顺式单体全部转化成稳定性的反式结构的单体。
本应用文献采用了配有 Flexar FX PDA 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的 PerkinElmer® Flexar™ FX-15 UHPLC 系统作为操作平 台。使用 PerkinElmer Brownlee SPP C-18,50 x 2.1 mm, 2.7 μm(表面多孔颗粒)的色谱柱进行分离。
结果和讨论 色谱柱的温度设置在 45°C,测定的流速优化值为 0.6 mL/min,压力稳定在 3000 psi,在 6 min 内 5 个化合物 全部出峰。所有的峰被分离,并且获得了方法性能。所有 5 个化合物浓度从 2.5 μg/mL 至 100 μg/mL 的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R2)不小于 0.999。精密度值的 范围从 0.5 %至 0.7 %,平均回收率值为 97 %。详细的 方法性能见表 2 所示。 标准溶液采集的色谱图见图 2 所示,各种防晒剂最大的 色谱吸收值见图 3 所示。由标准溶液建立的标准谱库见 图 4 所示,玉米油加标的样品谱图见图 5 所示。
结论 珀金的 Flexar FX-15 UHPLC 系统和 Brownlee SPP C- 18,50 x 2.1 mm,2.7μm(表面多孔颗粒)的色谱柱联 用,在 6 min 内完成了所有 5 种防晒剂分析。该方法精 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为 0.5 %,线性相关系数的平 方(R2)不小于 0.999,回收率的范围为:90 %至 105 %, 平均值为 97 %。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